- 张杰;许琪;
本研究基于费孝通“差序格局”与黄光国“人情与面子”理论,分析中国外卖商家在平台化中关系劳动的本土化调适策略。研究发现,平台通过算法规则成为劳动/关系中的上位者,以流量分配、差评机制、佣金抽成与商家形成纵向关系格局。然而,商家并未完全受控于平台的“序”面逻辑,而是通过“差”面的人情交往和关系运作,将平台与其他平台劳动主体间缔结的临时性同盟重构为以“己”为中心的临时性同盟,以“差”面的能动性人情关系建构对抗“序”面平台对商家的劳动与关系控制。研究揭示,在平台化进程中,这一关系劳动的本土化实践丰富并突破了“剥削-抵抗”的平台劳动范式,为数字劳动研究提供了基于中国经验的视角。
2025年06期 No.498 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 涂凌波;初玲羽;
中国数字平台的发展为跨文化数字交往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平台基础。围绕TikTok海外用户网络迁徙至小红书平台这一事件,研究通过内容分析和深度访谈,发现这是一次群体间大规模的数字交往活动,也是一次逆向的国际传播流动过程。中国本土数字平台独特的内容生态特性、完备的技术和功能以及友善的平台文化使得这次网络迁徙得以可能。“平台心智”是将平台“人格化”的一种组织方式,彰显了平台的文化特性、文化氛围和品牌特性,是塑造平台内外部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而影响了跨文化数字交往的开展。在基于平台的跨文化数字交往中,交往主体之间直接平等的对话是基础,而寻求被看见、被尊重或被认可的双向共鸣关系则是重要目标。打造“平台心智”,构建平台生态,推动我国数字平台稳妥“出海”,可以助力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
2025年06期 No.498 2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倪小帆;刘勇;
随着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一些网约车行业的头部平台也纷纷响应政策,开始对司机的从业年龄限制进行调整,这为银发群体参与平台就业提供了制度性契机。本文以银发滴滴司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深入考察银发司机群体在网约车平台上的劳动方式。研究发现,传统数字劳动中“控制与反抗”的二元对立分析框架,已难以诠释银发司机群体在网约车平台上普遍存在的“休闲式劳动”。休闲式劳动是指个体劳动者按照自我意志自主选择劳动的时空和形态,在劳动过程中更加自主、自在与自由。而此种劳动的内在行动逻辑是为了拓展自身的社交空间、实现社会角色的软着陆、平衡家庭内部关系,以及自我尊严与价值的再维系。“休闲式劳动”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审视中国数字劳动生态的多样性,推动数字劳动理论的本土化创新。
2025年06期 No.498 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陈拓;董砚汶;马志豪;
在数字技术高度渗透的现代文明里,数字化的爱情交往实践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本文引入“技术-规则-人”三元互构分析框架,结合情感理性理论,深入探讨了恋爱软件中交往规则的再造逻辑和情感体验的形成。研究发现技术功能与青年用户在“以规则为媒”的互动结构中展现出方向高度一致的合力:技术先验性地规划亲密实践的脚本,并通过技术规则向用户传递;青年用户在情感关系管理与控制的理性诉求下,全面接受技术规则的暗示并主动对规则使能升级加码,最终塑造出如工业量产般面目趋同的爱情。研究中,规则视角的析出为综合分析技术与意志的角力提供了重要支点。
2025年06期 No.498 4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