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
区块链技术下,主流媒体重塑社会共识的路径
喻国明 高 琴
(北京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风险社会中,社会共识愈发难以达成。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自信任化与自组织化特征为社会共识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路径。主流媒体由于其自身承担着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职责,因而需要在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突发情况下,主流媒体需激发个体基本道德,使用公域流量进行区块链代币直接激励个体,以凝聚社会共识;在日常情况下,主流媒体需以理性基膜构建场景区隔,使用私域流量构建民主协商的联盟区块链,以达到构建基本社会议题的共识。
【关键词】区块链;社会共识;主流媒体;风险社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406(2021)10-0016-6
 
 
“风险社会”是德国学者乌尔希里·贝克提出的概念。随着人类活动频率的增多、活动范围的扩大,其决策和行动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影响力也大大增强,风险结构从自然风险占主导逐渐演变成人为的不确定性占主导。一般来讲,所谓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局部或是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或引发的社会灾难、风险与社会政策。在风险社会中,怀疑与信任、风险与安全无法达成长期平衡,二者永远处于一种紧张状态。①因此,在风险社会安全感缺失的语境中,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一如社会学家鲍曼所言,“最为痛苦的当代恐惧来自存在的不确定性……混合恐惧时刻萦绕于共存状态中城市居民的左右,它不是焦虑的根源,而是对焦虑的根源的恶意解读、错误解读的产物”。②风险社会中的安全感缺失,导致来自不同利益阶层的社会成员对风险事件进行不同层面的解读,从而加剧了社会共识的达成难度。而所谓社会共识是“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个人所共享的一系列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③社会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体,社会共识的塑造,有助于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也有助于社会成员以协商的方式化解冲突、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塑造社会共识,并不意味着否认个人的偏好和观念差异,也不意味着否认人们的利益偏好和矛盾,而是强调在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社会生活、社会秩序协调发展的局面。
在传统纸媒时代,主流媒体由于垄断了传播渠道,因而能够以较为便利的方式触达受众,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共识的达成。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主流媒体的传播渠道逐渐被平台型媒体和社交媒体所侵蚀,其作为社会“压舱石”“定盘星”的作用面临被不断解构的风险,主流媒体在促进各阶层社会成员达成共识的过程中遭遇了困境。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兴盛,为主流媒体重塑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行动路径。
 
一、区块链匹配当下社会共识所需的场景构建
 
构建社会共识,需要给予不同利益阶层的声音以充分的表达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将不同的意见汇聚,以“最大公约数”的方式达成社会成员间的共识。这一过程,与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和运作流程是非常匹配的。
(一)区块链的技术特性
一般而言,区块链的主要特性④表现在:
1.去中心化。区块链的点对点网络决定了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在区块链的网络层中,任何区块节点都能够发现信息、原创信息、广播信息。在点对点的网络中,每个分散的区块最终形成了分布式的网络表达。
2.自信任化与自组织化。区块链中的共识算法决定了其自信任化和自组织化的特性,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并不需要第三方的中介机构来达成共识。虽然初始阶段各个节点处于孤立且互不信任的状态,但通过共识算法,各个节点最终能够就内容的一致性达成共识,并使得内容能够逐步推进。
3.内容不可篡改。区块链中的哈希算法决定了其不可篡改的特性。在哈希算法中,若修改任意一个输入的内容,则经过运算后得到的输出内容将与先前的结果大相径庭。若某一区块节点想要对内容进行非法篡改,则其面临的计算数量通常超出其能承受的算力,这使得区块链中的内容不能够被随意篡改。
4.信息可追溯。区块链中的时间戳决定了其可追溯的特性。在区块与区块相链接时,时间戳作为前后两个区块相链接的印章而存在,这使得区块链中链接的前后区块都能够被追踪溯源。
(二)区块链的运作流程匹配社会共识构建所需的场景
1.内容的发布和生成适应于不同用户意见的表达。在初始阶段,区块链系统中的不同节点均能够进行内容的记录和发布,且该意见内容能够实现全网的广播,这就促使不同利益阶层的用户均能够发表并记录下自身的意见内容。
2.选举内容记录者适应于主流媒体发挥协调者作用。区块链内容记录者的身份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单一节点,另一种为多个节点构成的委员会。该选举的标准为工作量证明或权益证明,工作量证明即参与节点完成一定的计算任务,权益证明即参与节点拥有一定量的财产。⑤主流媒体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自身的公信力优势,承担区块链系统中内容记录者角色,以“协调者、服务者”的身份,凝聚各个节点的“最大公约数”,以促进社会共识的达成。
3.打包区块并更新链条备份适应于社会共识的最终达成确认过程。在区块链运行的最后阶段,由被选举出的内容记录者将一定时期内的内容数据整体打包,并在全网进行广播。全网节点对该内容进行正确性认同后,确认已更新的区块并同步备份更新本地的区块链。在这一过程中,全网节点对内容进行确认,即能够确认社会共识最终结果的达成。
 
二、主流媒体在运用区块链构建社会共识中的主导作用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所代表的是一种基于权利平等的个体间重建共识的全新技术未来世界观。在移动互联网不断扩充版图的过程中,主流媒体需要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传播的功能定位:主流媒体承担着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功能
在运用区块链构建社会共识的过程中,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是其中的关键步骤,而主流媒体的社会功能定位体现了它在此过程中的先发优势。主流媒体就是关注社会发展中的主流问题、影响社会中的主流人群、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价值引领的媒体。具体来说,主流媒体就是要通过其传播,在社会管理和发展中实现塑造社会视野、设置社会议题的功能。这种社会议题的设置,还能够通过媒介间的议题设置,不断延展到其他各类媒体,使得公众的意见能够在该议题下被充分表达、公众的情绪能够在该议题下获得最大程度的纾解。
在议题设置后,主流媒体仍继续担负着引导舆论的责任。在马克思看来,人民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大声的‘人民日常思想感情的表达者’”,是舆论的产物,“同样,它也制造舆论,唯有它才能使一种特殊利益成为普遍利益”。⑥报纸是制造舆论的场所,而舆论凭借事实而不是人为组织的方式得以产生。显然,通过舆论引导塑造社会共识,已经成为主流媒体责无旁贷的功能。
(二)传播内容的优势: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加持和权威性内容赋魅
使用区块链塑造社会共识,主流媒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内容是在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媒介公信力评价是大众通过社会体验所形成的,是对于媒介履行作为具有特定使命的社会公共产品即新闻舆论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能的信用程度的感知、体验基础上的评价。我们的主流媒体拥有对党和政府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熟悉、最了解的天然资源优势,也就更易于在传播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公信力。这样的公信力,使得主流媒体所提倡的社会共识能够迅速被公众所接受,大大减少塑造社会共识所需要耗费的辩论时间。
其次,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内容赋魅也为其塑造社会共识提供了加持。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主流媒体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新闻信息传播场域中的“定盘星”和“压舱石”。恪守真实性与客观性原则虽然让主流价值媒体在“唯快不破”的新媒体时代痛失领地,不过,一旦公众需要寻求值得信赖的权威性内容,主流媒体依然是公众的不二之选,其权威性的内容能够确保公众获得最接近于事实真相的信息,从而使得公众基于事实真相形成意见、达成共识。
(三)传播格局的改变:主流媒体地位随着社交平台和算法平台的崛起而边缘化、弱势化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迭代发展,自新媒体元年以来,主流媒体的传播领地就不断被削减,既往的“一张报纸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返,主流媒体的地位被两类传播平台所垄断。在此种情况下,公众极易退回到“圈层化”的传播小群之中。而由于自身的意见在圈层内部不断被强化,圈层与圈层之间的外壁加厚,不同圈层间的对话和共识达成也更趋困难。
一方面,以社交链条为依托的社交传播(如微信、微博),侵蚀了主流媒体的传播领地。这是一种以彼此关注为前提的基于“关系渠道”的传播,公众与公众之间通过“强链接”和“弱链接”形成桥节点,最终造就了基于利益群体形成的意见集合体。在经历将自己编入某一社群的类化、认为自己拥有该社群成员普遍特征的认同、评价自己认同社群相对于其他社群优劣的比较之后,公众形成了自身对该社群的社会认同。这种社会认同,是以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为基础的。当同一议题下持不同立场的社群均对外群体存在偏见时,群际之间的交流几率变得微乎其微。各社群坚定持有自身的立场,共识达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算法型内容推送平台,同样在蚕食着主流媒介的原有领地。目前算法型内容平台的主要算法类型有三种:协同过滤推荐、基于内容的推荐、关联规则推荐。此三类算法,分别是根据文本信息抽取方式、预测用户喜好方式、历史数据挖掘方式来给用户推荐其喜好的内容。不论哪种算法,其目标均在于满足用户的个人喜好,而其背后的根本逻辑,则是通过提供给用户喜欢的内容,延长用户在平台上停留的时间,最终实现盈利的商业目标。⑦当议题发生分化时,算法型平台往往将商业利益放在首位,而将弥合议题放在更次要的位置。算法型平台的生存逻辑,与主流媒介提供价值信息、凝聚社会共识的初衷存在差异。由于底层运作逻辑的迥异,主流媒介的领地在遭遇其侵蚀后,社会共识的凝聚力量也日渐式微。
 
三、主流媒体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社会共识的行动路线
 
在本质上,区块链是社会的一种全新组织逻辑和规则范式。面对此种“自由人的自由联盟”的全新互联网社会形态,主流媒体应有开放连接和跨界协同的姿态,在风险社会中利用好此项技术,使之成为能够凝聚社会共识的有效方式。
(一)切入路线:分别在公域流量池和私域流量池中建立区块链系统
随着互联网人口流量红利的消失,各大媒体以跑马圈地的方式抢占用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的互联网,将逐渐转向专业化程度更高、智力输入更加密集、范式创新更为关键的新发展阶段演进。在跑马圈地式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社会圈层之间横向沟通交流的失效,导致社会陷入了“各圈层自说自话”的撕裂状态。在互联网演进的新阶段,主流媒体将逐步打破平台型媒体在市场上的垄断,以拥抱新技术的方式,通过在公域流量池和私域流量池中分别打造区块链系统,重新凝聚社会成员间的共识。
所谓公域流量,指的是在互联网发展上半场中各大平台型媒体所提供的流量。彼时,主流媒体在纸媒衰落的背景下力图以媒介融合的方式寻求突破,因而通过入驻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方式,成为了平台型媒体流量分配的一部分。平台型媒体虽有针对用户的流量分成,但是流量定价、获取流量至关重要的推荐权重都由平台掌控。此类平台型媒体提供的公域流量,也成为主流媒体发声的重要渠道。欲重新凝聚社会共识,主流媒体可以从这部分公域流量切入,在其中以代币激励的方式,通过区块链系统的运作,实现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的目标。
所谓私域流量,指的是“基于信任关系的封闭性平台上的流量池”。⑧此种流量,不用付费,可以反复使用,可以直接触达用户,用于与平台掌控的公域流量相区分。通常情况下,在主流媒体相对比较自主的平台上的微信个人号、服务号、自有APP、小程序等传播渠道,都属于其专有的私域流量。⑨私域流量建立的核心是信任,因而通过运营私域流量,主流媒体更容易和用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在私域流量中,主流媒体可以通过理性逻辑构建场景区隔,并利用民主协商的联盟区块链达成社会成员间的共识。
(二)突发状况下:激发个体基本道德,使用公域流量进行区块链代币直接激励
由于突发事件的地域广泛性、时间紧急性特征,给社会共识的达成带来了诸多困难。因而,在突发事件中凝聚社会共识,主流媒体需要以透视真相、平息争议、见效快速为主要目标。在此情况下,主流媒体适宜使用公域流量,大范围地激发公民的基本道德,并辅之以区块链代币的方式进行激励,实现事实真相的记录和共识的达成。
首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在公域流量池中建立新闻公告板区块链。由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特征,每个节点都能够成为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这便为不同社会成员在突发事件下的发声提供了机会。不同节点对事件的呈现和评论,都将被记录在区块链系统中的新闻公告板之上。在时间维度上,主流媒体自身作为区块链系统中的节点,可利用自身的在地性优势,通过“慢直播”的方式,对事件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梳理,并将内容记录在区块之上,呈现给其他个人节点。在空间维度上,主流媒体可以同样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采用VR、AR和MR的方式,解放人们的视角。⑩及时快速的全域呈现,能够让新闻公告板区块链中的个体均看到紧急事件的发展状况,并及时了解其他个体的意见。
其次,激发公民的基本道德,并辅之以区块链代币的方式对其进行激励。要使自组织的协同发生作用,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对平权的个体发出定向的激励。根据区块链的pos共识机制,只有当所有节点均认同某一节点的发言结果时,该节点才能够成为正式区块链系统中的一部分,并获得代币的奖励。在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可激励不同个体依据自身的道德感进行有序的发言,在代币激励的作用下,个体若想要成为最终被认可的节点,则需要以“最大公约数”的方式获得众多节点的认可。在此过程中,个体的意见得以彰显,求同存异的共识得以达成。
最后,主流媒体可借助于自身的公信力优势,对共识进行确认。在区块链pos共识模式下,币龄越久的节点,其自身获得其他节点认可的概率就越大。每个币每天会产生1币龄,节点拥有的权益与持有货币的量和时间(所有币龄的总和)有关。?在此状态下,主流媒体可运用自身占据区块链系统中时间长所产生的币龄优势,对共识结果进行确认,以此实现平息争议、塑造共识、引导舆论的作用。
(三)日常状况下:以理性基膜构建场景区隔,使用私域流量构建民主协商的联盟区块链
在日常状态下,主流媒体本就承担着设置议题、凝聚人心的责任。摆脱了突发状况下的应急状态,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应以逻辑和理性来进行说服。在私域流量中的不同场景下,通过基膜的构建,做不同相关方的协调者和服务者,以智能合约的方式建立区块链中的联盟链,并最终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引领主流社群,巩固社会共识的稳定性。
首先,主流媒体应在私域流量中对不同场景进行区隔。在私域流量中,移动场景是人们活动中不断面对的“环境流”,是一个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变量。按照场景的界面形式划分,可将场景分为现实性场景、虚拟性场景、现实增强场景,按照场景的功能划分,可将场景分为实用性功能场景、社会性功能场景。对于每一个特定用户来说,“环境流”意味着快速切换的时空,而身处每一种不同的场景其需求就会不同。?因而,在日常状态下,对场景进行区隔,便于在不同场景中,通过区块链系统建立主流媒体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与关系沟通。
其次,在不同场景中构建基膜,形成区块链系统中的联盟链。社会自组织巩固共识并发挥协同作用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基膜构建。在区块链促进社会进化中,这种基膜就是社会主流社群按照区块链范式的全新构建。不同的基膜可以构成不同的节点。不同于区块链中的公有链,联盟链并非允许任意节点无限制的加入,其节点需经过授权方可加入其中,联盟链中的节点多由一个或多个利益共同体中的多个部门组成。?不同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不同的节点,由主流媒体作为授权方,组建联盟链。
最后,通过民主协商的自组织方式,在联盟链上运行智能合约,促成主流社群节点对其他节点的共识合约引领。在区块链上,智能合约是存储在区块链中的脚本,拥有唯一的地址,基于交易来触发执行。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一旦启动就自动运行,不需要合约签署方的干预。智能合约的重要影响就是引发了“分散自治组织”的概念和思考,相对于用体制等级制度来管理的社会组织形态,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提出了非层级社会治理模式的可能性。?这可能是未来互联网上组织形态的雏形,不受任何个体的控制,却又有明确的目标,能够自己进化和发展。主流媒体可将共识性内容或协议写入智能合约,不同节点加入联盟链后,智能合约就可以实现强化并巩固共识的作用。
总体而言,在社会发展不断呈现微粒化、圈层化的当下,区块链自身的技术特性为自组织社会共识的达成提供了新的路径。主流媒体此时应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一改在新媒体浪潮袭来时的颓势,以开放连接、跨界协同的姿态在风险社会中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实现社会成员凝聚力的增强,重塑社会共识。
 
 
 
 
参考文献:
①见风险社会(词语解释)_百度百科(baidu.com).
②【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M].谷蕾,武媛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③【英】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④参见区块链(数据结构)_百度百科(baidu.com).
⑤刘懿中,刘建伟,张宗洋,et al.区块链共识机制研究综述[J].密码学报,2019,6(04):395-432.
⑥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⑦喻国明,韩婷.算法型信息分发:技术原理、机制创新与未来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8(04):8-13.
⑧易艳刚.“私域流量”崛起?[J].青年记者,2019(24):96.
⑨郑艳.“私域流量”与党媒集团转型发展路径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9(09):45-47.
⑩喻国明,冯菲.区块链对后真相的重新建构:“分散-聚合”模式的设想[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5):1-4+11.
?黄俊飞,刘杰.区块链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8,41(02):1-8.
?喻国明,王佳鑫,马子越.场景:5G时代VR改写传播领域的关键应用[J].现代视听,2019(08):31-35.
?付保川,徐小舒,赵升,et al.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综述[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7(03):1-7+14.
?Aste T,Tasca P,Di Matteo T. Blockchain Technologies:The Foreseeable Impact on Society and Industry [J]. Computer,2017,50(9):18-28.
 
Reconstruct Social Consensus by Mainstream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lock Chain Technology
 
Yu Guoming,Gao Qin
 
Abstract:In the risk society,it i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reach social consensus. Block chain,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ation,self-trust and self-organization,provides a new path for construct social consensus. Mainstream media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as they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set agenda and guide public opinion. In the outbreak of emergencies,mainstream media needs to pool social consensus by stimulating individuals`basic ethics,using block chain tokens to motivate individuals directly in public domain. In daily situations,mainstream media needs to build the basement membrane in different scenarios on the basis of rational. By way of building an extensive consultation alliance block chain in private domain to construct social consensus.
 
Keywords:block chain,social consensus,mainstream media,risk society